近日,建設集團所屬濟南萬融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完成省內行業首例成本造價管理數據資產入表工作,標志著行業在數據治理和創新應用方面邁進一步,為促進數據資產流通、價值變現和業務升級,加快新質生產力的形成起到推動作用。
本次入表的“項目成本造價管理數據”,是建立在萬融集團公司“135N+AI”數字化戰略和項目成本管理數字化建設的基礎上,結合業務實踐過程所產生的成本數據沉淀。通過深度數據清洗加工、數據治理、合規確權、質量評價等,形成高質量數據集,并獲得山東數據交易平臺頒發的數據資產登記證書。
該數據集的應用在規避無效成本投入、降低綜合造價、保障項目開發收益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數據分析,實現資源配置優化,推動流程再造,提升成本管控效率和質量。同時,結合數據資產入表的全過程,數據資產入表對萬融集團帶來了三層價值:
業務價值
數據資產入表要求企業盡可能多的實現業務運營過程的數字化,從而能基于業務產生更多的數據資源,對已經初步實現數字化的萬融集團來講,則進一步需要深入數據治理,提升數據質量。這一過程推動萬融集團業務與管理的全面數字化轉型。
資產化價值
數據資產入表,能將萬融集團在數據化轉型過程中的絕大部分投入,從費用變為資產,計入資產負債表,數據資產入表成為增厚資產體量的重要方式。
資本化價值
數據資產入表后,萬融集團將基于數據資產進行數據類產品的研發,從而將數據資源“產品化、服務化”,最終實現上市交易。而數據交易本身就是數據資產的運營過程,通過這一過程,則會形成新的價值,根據這一價值我們對數據資產重新進行價值評估,通過數據資產估值,獲得更多的銀行授信,從而實現數據資產的再融資。
萬融集團高度重視數據資產的運營管理和價值創造,通過持續加強政策研究、行業交流,開展相關理論和實踐探索,明確了數據資源化、資產化、產品化實施路徑。同時,基于自身數據治理的實踐經驗,積極參與濟南城市建設集團高質量發展管理創新案例評審、“技能興魯”職業技能大賽等典型應用案例和創新場景應用,進一步構建數據資產價值體系,數據賦能經營管理提升。
下一步,萬融集團將積極融入數據要素市場建設,持續挖掘數據資產價值,更好地發揮數據要素乘數效應,深入構建高效協同的數字化管理模式,提高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推動業務模式創新與轉型。挖掘數據資產的開發利用和保值增值,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動力。